首页 > 商讯 > 正文

百万个创业项目激荡青春力量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2019-10-23 11:16:37 来源: 阅读:1
评论(0 收藏(0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百万个创业项目激荡青春力量

百万个创业项目激荡青春力量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清航装备团队研发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经济日报 记者 佘颖 摄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日前举办。比赛已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及影响力最大的高校创新创业盛会,推动了高校的智力、技术和项目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有力深化了高校与科技界、产业界、投资界的合作。

在哪里可以一次看到100多万个优质的创业项目,还能直接联系到创业者?答案就是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今年大赛已经举办到第五届,共吸引全球五大洲124个国家和地区4093所学校的457万名大学生109万个团队报名参赛。他们带来的项目中,不乏“第三代人工智能算法”“全息无透镜显微镜”“5G时代移动VR”“分子影像全自动配药”等具有全球领先技术和巨大商业价值的优质项目。

想看到这些项目?只要在官网上申请注册成为投资人,不仅可以查看项目的简单介绍、团队信息,还可以看到项目是否进行过融资、是否申请过专利、有没有注册公司等信息。

“大赛以赛促创效果显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在大赛中,看到越来越多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的身影,看到越来越多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的研究成果,看到越来越多青年学子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实现科研成果价值最大化。本次大赛累计达成406个投资意向,共计金额超过17亿元,显示出大赛与市场的深度融合。

颠覆性创新令人瞩目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进行到第5年,声势浩大,参赛项目和学生数接近前四届大赛的总和。经济日报记者查阅了今年的参赛项目,发现很多项目都很“硬核”,创业团队大多数都是博士,领军人物都是行业最顶尖的国内外专家。不少项目与我国重大战略深度融合,有力支撑了中国制造的转型发展。

来自清华大学的“RealAI第三代人工智能算法”团队,项目领军人物是中国人工智能界的泰斗级人物张钹院士,而浙江大学的全脑智能“回车科技”团队,领军人物是世界脑机科学的专家吴朝晖院士。

在这些创业团队中,不少成员从本科、研究生、博士就深耕相关领域,加上导师的前期积累,团队在创业前已经有10多年积累。最终进入30强的项目中,有一半左右都是研究多年,诞生了学术论文、独家专利,形成了扎实的技术基础,构筑了坚实的技术壁垒,对行业、产业具有颠覆性意义。

今年大赛的冠军团队清航装备的创始人是清华大学博士李京阳。他从小就梦想造飞机,本科、博士就读的都是航空专业。在校期间,他选择了无人直升机作为研究方向。

李京阳和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改变了传统无人直升机用旋翼同时提供动力和推力的方式,增加了一个提供推力的尾翼,极大地提升了航程和负载量,最高可以载重5吨,相当于一辆小型装甲车。目前,公司已经获得大量订单。

在100多万个参赛项目中,能热宇航团队握有全球唯一的大厚度全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可用于制造厚度10毫米以上的零部件,可帮助战机、飞机减少对金属材料的依赖,大幅减重,波音公司专程前来洽谈技术引进,但团队选择了与国内企业合作,制造中国飞机;和伍系统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M-Design平台是目前国内唯一自主可控的支持复杂装备顶层系统创新设计的平台,已成功应用于中国航天科技项目中。

“独一无二的颠覆性项目是投资人最喜欢的项目,又是投资人最难遇到的项目。”美国Skylight基金合伙人余天一告诉记者,基金长期关注中美顶尖高校的项目,“我们不希望项目在细分领域去重复另外一个模式,而是要有颠覆性的创新,在美国这样的项目也不多。这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主赛道前30强的项目里,有10到20个项目都属于颠覆性创新,太让人惊讶了”。


推荐阅读:旗龙